^_^简约而不简单!欢迎来到梅卫平の阅览室!您是第 位访客^_^

🌱 VIP绿色通道

(一)常用检索: 1. JCR-IF查询路径一, 路径二, 路径三      2. CiteScore-IF查询     3. SCI期刊检索     4. 中科院分区查询路径一, 路径二     5. SSCI检索     6. ESCI检索     7. EI检索 (备用)     8. ISTP检索
(二)ESI检索&Nature Index查询: 1. ESI查询      2. Nature Index查询      3. Nature Index Journal列表
(三)基金查询入口: 1. 国自然官方查询     2. 国自然梅斯查询     3. 国自然科学网查询
(四)备用网址: 1. 梅斯SCI期刊智能查询     2. 论文被SCI收录情况查询方法     3. CSCD期刊检索     4. 中国知网检索     5. PubChem     6. ChemSpider     7. 科研者之家     8. 爱科研

基金申请

科学网十年,“专题”荟萃 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651374-1028574.html

“基金申请”专题 http://fund.sciencenet.cn/?id=781

☆☆☆☆☆

如何有效撰写国际科研基金申请(上) 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769813-1013578.html

如何有效撰写国际科研基金申请(下) 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769813-1013993.html

“基金评审应该实名还是匿名”专题 http://news.sciencenet.cn/news/sub18.aspx?id=735


【接下来是基金一线人员的经验之谈,字字珠玑,务必重视!】





【基金申请人经验一】

今年国家基金又没中:询问经费预算“会议费“”怎么定义???


已有 426 次阅读 2017-8-19 22:57 |个人分类:科研之路|系统分类:科研笔记|关键词:会议费;国家基金;没中;函评意见;淀粉 推荐到群组

今年国家基金项目又没中!从2012年一直坚持到2017年8月(2015年歇息了一年),屡败屡战!屡败屡战!三无人员,普通地方学校申请国家基金,确实不容易!!!一个基金弄了快八年了,还没中!

 今天又收到邮件-申请项目同行评议意见反馈信! 有些失落,但也看到了一丝希望:两个同意,一个不同意资助。总的来看,函评专家们,都认真负责,提的意见也很中肯,有些方面可能确实没考虑到。但是,不予资助的意见,有一条不太明白了,想咨询一下各位大侠。

<1> 和<3>。可以给予资助。

<2>**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,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。项目研究目标明确,研究内容具体,具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。但存在以下不足:

1.

2.

3.

  1. 研究经费预算不够具体,参加项目相关学术会议的费用不属于会议费。建议不予资助。

请问:“会议费”一般怎么写?哪些费用属于会议费?

另外,研究经费预算:最初我把每瓶试剂多少钱、标样多少钱、烧杯多少钱。。都写上了,后来觉得篇幅太大,删了。请问:研究经费预算一般写到什么程度,比较合适?

总之,非常感谢各位评审专家。其中<2>专家提意见,1、2.3 都可以改进,非常感谢!

希望2019年申请基金能中(2018年歇息一年)!

相关专题:基金申请
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,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余世锋科学网博客。
链接地址: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38485-1071833.html

发表评论 评论 (6 个评论)

[6]戴小华 2017-8-20 08:04
我一个选题投了四次,今年估计是AAB,终于资助了。你的投了八次,该换口子或者选题了吧?

[5]刘庆生 2017-8-20 07:04
参加会议的费用都在旅差费中。另外,光同意资助还不行,只有给予“优先资助”等级才是真正给你资助,这个申请人看不到!

[4]张志刚 2017-8-20 06:26
“可以予以资助”,是很勉强的评价。即使是三个人的意见都是“可以予以资助”,也不一定能上。只有“优先资助”,才是有希望的。

[3]蔡宁 2017-8-20 01:04
为啥不报青年基金?

[2]蔡宁 2017-8-20 01:04

  1. “三无”是哪三无?
  2. 会议费是你组织学术会议,别人来参加你的会,招待客人花的钱

[1]曾泳春 2017-8-20 00:55
会议费是举办学术会议的费用



【基金评审人经验一】

青年基金申请书撰写中的共性问题 精选


已有 14169 次阅读 2017-6-2 14:14 |个人分类:基金话题|系统分类:科研笔记|关键词:基金申请 推荐到群组

虽然自己也主持和承担过几项NSFC的面上项目,每年也会为学院的青年教师预审申请书本子。但正式作为评审专家,还是头一次。今年,我一共评审了10几份申请书本子。说实话,有的本子写的很不错,申请人的研究基础也很好,发表的论文也很强。但是评审中也有不少共性问题,以及一些不如意的地方。因这是本人第一次参加正式函审,心理特别有压力,也特别慎重,尽量做到客观公正。

每看完一本,就把出现多的共性问题记录下来。现做总结如下:

一、形式问题

1、全文字体、字号不统一,行间距不一致,文字排版乱糟糟;

2、申请书中,复制拷贝图多,模糊不清,排版混乱;

3、研究人员组成不合理,有的申请就一个申请人+2个硕士生;而且等获得立项时,硕士生都已经毕业了;

5、参考文献几乎全是中文,而且都很陈旧。

二、内容问题

1、【选题】太偏重工程,如开发一套×××软件或研制一套×××应用系统等。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课题或青年基金,重在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,强调前沿或创新研究。

2、【立项依据】对为什么做这项研究的分析不透彻,立项依据论证不够。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太简略,有的一页纸不到,而且没有对相关技术进行评述。

3、【整体架构】题目中有明确的应用背景,比如面向×××应用的×××方法研究,即针对某个具体应用开展关键技术研究。然而,在后续研究内容、拟采取的方法及关键技术部分,就基本与研究背景脱节了,完全变成了通用算法研究了。因此,建议申请书要扣题,不要写着写着就跑远了,脱离了具体应用背景的初衷。我们知道,信号处理或图像处理算法研究,脱离了应用背景,那很难有创新可言,毕竟我们也不完全是纯理论研究。

4、【研究内容】研究内容和设想过于庞大,内容多而空泛,有的申请书写了10几条研究内容。

5、【关键技术】把申请书的所有研究内容,均归结为关键技术。关键技术应加以凝练,研究内容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,才是研究的关键所在。

6、【研究方案】研究方案中,采取的方法不具体。一般仅谈到很粗的一个大框架;研究方案中的文字与研究内容基本是重复的。拟采取的方法及方案应是研究内容的具体化,且应有实验方案、测试方法等。

7、【创新点】几乎与研究内容部分的文字重复,未加以凝练。也就是说,所有研究内容均作为创新点,这是不合理的。

8、【预期成果】预期成果中,除了发表论文、申请专利、培养学生外,研究成果里应有明确的考核(技术)指标。

相关专题:基金申请
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,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彭真明科学网博客。
链接地址: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425437-1058623.html

上一篇:硕士培养中的尴尬与无奈

下一篇:首届“菁英”计划生培养纪实

发表评论 评论 (27 个评论)

[25]doctor5 2017-6-3 19:42
博主回复(2017-6-3 17:39):承认列出的硕士生大部分是这样的情况。意思完全可以增加协作培养博士生,没有博士,或加1-2个老师也看起来像样些。孤零零的2个学生放在项目组成员里的一张大表中,感觉有点…
-------------

不,不,不,老师,您对形式上一定要正规的要求及心情完全可以理解,但对人员组成也可换个角度看哈,在俺看来,这个参加人的表格里填写的东西其形式非常非常次要哦,如果申请人有实力而且工作认真负责的,哪怕一个不填(光杆司令?)都可以的哦,相信他(她)到时候一定找到人做的。相反,那些拉来好几个有名教授的,反而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呢。
建议啊,这个项目组人员的表格子就不一定要一行行看了,除非出现了错别字或者张冠李戴,那就不要资助了哈。
说的不对请批评啊
哈哈哈哈哈

博主回复(2017-6-3 23:07):不敢批评!都有道理~

[24]金拓 2017-6-3 17:21
我也不同意第3条意见——标书列出的硕士生已经毕业了。作为研究助手的硕士生,旧的毕业,新的进来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态。标书规则要求列出,不这样列,难道要列出未来两年可能进来的尚不知道名字的张三和李四?

博主回复(2017-6-3 17:39):承认列出的硕士生大部分是这样的情况。意思完全可以增加协作培养博士生,没有博士,或加1-2个老师也看起来像样些。孤零零的2个学生放在项目组成员里的一张大表中,感觉有点…

[23]blackrain007 2017-6-3 14:04
老彭同志,其他的都能理解你的意见,除了你列的“形式问题”的第3条。多年来这样都是正常的,因为很难有一个硕士生能参加完一个基金,即便在2013年前。因此,基金委很早就采纳了大家的意见,批下来后,研究生是可以换人惨呼项目的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3 17:11):您说的也是哈。我意思是说,本来是灵活的,搞得多少像一点而已。

[19]doctor5 2017-6-3 07:12
据专家介绍,最近注意到一个现象,一些申请书仿佛是一个模子下来的,很可都是找写手写的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3 11:46):不过本身实力不强,研究积累不够,好论文没有的话,本子再好也难啊~

[18]魏焱明 2017-6-3 05:56
彭老师,您看我这个项目拿基金有戏吗?
创新发明–可用于直升机的蹬伞式或百叶窗板式推进桨
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2339914-1058615.html

博主回复(2017-6-3 11:49):有希望

[14]doctor5 2017-6-2 22:28
认真仔细地评审好!

通常情况下,形式上问题多的,一般实质性问题也会多,还是不资助为好。上次听到一个专家报告,说有些人把申请的时间年月日都写错了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3 11:43):内容差不多,只能参考形式了~

[13]吴嗣泽 2017-6-2 21:14
函审时认真、负责、善于担当就好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2 22:08):应该认真和负责。

[11]杨云平 2017-6-2 20:43
现在的基金,都是申请下来一个来做,别人顶多是发文章带下基金号码。团队意识仍是较差的,缺乏合作研究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2 22:07):经费也有限,方向也很细,所以还是适合小课题组形式~

[10]严发宝 2017-6-2 20:23
指路之言,看了彭老师的新作,又学了不少。希望我今年的基金顺利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2 22:06):祝好运哈,严老师。

[9]youhoen 2017-6-2 18:35
有些基本功欠缺,好像不适合做研究啊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2 22:06):资助比例有限,青年基金肯定要培养好苗子才是。

[8]李东风 2017-6-2 18:27
青年基金应以学术思路为主,做什么,为什么做,如何做,回答清楚这三点就够了
博主回复(2017-6-2 22:05):

[7]李东风 2017-6-2 18:23
应该填写在读研究生有几名,再根据年龄和以往项目承担情况,基本可以预测每年招生情况。人员组成应不是问题。另外现在要求每位老师独立申请课题,把一个专业的人员都弄散了。很多是学生互相借用。
创新点不能超过2条,否则就无创新。关键问题也不能太多,否则就是没重点。
采用方法必须有已发表的文章作为旁证。否则谁知道你会不会用?

预期成果除了论文,其他都是胡扯。1-2篇/年足矣,写5篇就是放炮。
研究经费如何用需提供详实说明。不能这一块10万,那一块20万。谁知道你会不会花钱?

博主回复(2017-6-2 22:04):李老师,说的是!不过,经费那块,没仔细看。

[6]赵斌 2017-6-2 17:50
又见彭老师新作。我个人也觉得,从实际情况出发,对于青年基金,研究人员组成不用在意,可建议基金委对于这一项不要求申请人填写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2 17:53):说的也是。就算是面上课题,其实队伍也不是很重要,基本也就是申请人带着研究生在做。

[5]周志军 2017-6-2 17:12
“研究人员组成不合理,有的申请就一个申请人+2个硕士生”,其实是实际做事的,为了人员组成显得合理,去别的研究组借两个人,也是挂名而已。刚毕业,还没招上学生,基金有了,学位点可能开恩,让多招一个半个研究生,自然就有人做事了。只要内容论证还可以,能给就给吧,别太纠结这些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2 17:25):这不是枪毙的主要理由。主要看创新,研究基础等。但是条件等同的情况下,看是要看看本子的形式问题,一定程度上会反映一个人的科研素养等。人员结构合理性也是参考之一,不然就不要这一栏了。

[4]张士宏 2017-6-2 17:07
他们若都写得太完美了,评审人就麻烦了,不可能都上啊!咋办?

博主回复(2017-6-2 17:26):每个本子总有不同的表现,不可能全一样的。内容都很好的情况下,就看形式了…

[3]李曙 2017-6-2 16:58
受教了,谢谢彭老师。
博主回复(2017-6-2 17:28):

[2]doctor5 2017-6-2 16:46
人员组成不应该有太高要求吧,年轻人都还没有形成团队啊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2 17:27):也许不是重点吧,关键是形式都没注意的,内容可能也不行。

[1]周亢 2017-6-2 16:39
不知道你是怎么给评分的。我青基第二年才中。但是第一年,你这些问题我都没有,但是还是没中。感觉青年基金还是要非常认真才行。。。

博主回复(2017-6-2 17:28):优秀的集中一起了,竞争必然很强…就只有多方比较了。



【基金评审人经验二】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评审若干情况介绍 精选


已有 24084 次阅读 2017-4-17 14:38 |系统分类:观点评述 推荐到群组

文/彭思龙(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,研究员)

栏目主持人马臻,电子信箱:zhenma@fudan.edu.cn

2014 年,我作为评审专家,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、面上项目、青年基金和地区项目的会评。以下是有关会评的一些基本情况,供科研界同行们参考。

1)分组情况:每个科学处分成若干个小组,取决于申请书的数量和预先分配的名额,每个小组约16 名专家,负责大约十几个领域,个别热的领域可能有两名专家分别负责。

解读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网络评审是分成领域进行评审的,同一领域的基金申请书分成若干组,每个组送给相同的一批专家进行审稿。在最后上会评审阶段,也是在同领域内部竞争,不同领域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。这对于非常热闹的领域来说,竞争就非常激烈,对于某些不大热闹的领域来说,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。因此,选题和相应的领域非常重要。如果要提高命中率,选一个竞争不太激烈的领域很重要。

2)上会评审资格:所有的项目根据网络评审意见自动分级,根据每一个项目的评审意见,赋予A、B、C、D 的评审结果对应的分值,也赋予“资助”和“不资助”相应的分值,比如,优先资助4 分,资助3 分,不予资助-3 分,最后按照公式自动计算每一个项目的得分。申请书的网络评审意见至少为3 份,最多4 份。大体上,排名前12%的为A 类项目,12%~35%的为B 类项目,其他为C 类项目。原则上,A 类项目为必须资助,除非有特殊情况,后面介绍。B 类项目大约有一半多一点的项目可以资助,C 类项目不参与会评,自动不予资助。项目分级和是否上会讨论,由计算机自动给出,并没有人为干预。会评的重点就是决定哪些A 类项目有异常,哪些B 类项目应该得到资助。

解读:是否上会完全取决于网络评审的好坏,一般情况下,不上会的项目评审意见绝大多数是3 个不予资助,如果一个项目有3 位专家判为不予资助,基本上问题较多。个别项目的网络评审意见为C 类,但是如果有两名知名学者独立提出复议,也可以进入会评,这种项目称为非共识项目,我们评审组没有遇到非共识项目。

3)会评流程:会评按照青年基金、面上项目、地区项目顺序进行,每一个类别都会按照领域,指定每一位专家负责一个领域,称为主审专家。主审专家拿到项目申请书和网络评审意见,先进行申请书和网评意见的阅读和思考。这些工作都是会议之外的时间加班完成的。接着,每一个主审专家就主审的所有项目进行排队,给项目一个顺序,并根据自己分配的名额决定哪些项目可以资助,哪些项目不能资助,哪些作为备选项目。

解读:从这个评审流程看,似乎主审专家的权力很大,但其实,主审专家的权力和责任是同等的。根据网评结果,项目意见已经有了自然的一个顺序,主审专家一般不轻易改变网评的顺序,如果调整顺序,需要进行非常详细的说明,并且要说服其他专家认可这种调整。每个与会专家将其他主审专家的推荐意见记录下来,作为最后全体投票的参考。根据整体网评结果来看,网评结果具有很好的指标意义,基本上,网评结果好的申请书总体比网评较差的申请书质量好,B类中排名靠后的申请书命中率比较低。

会评能够改变顺序的机会并不大,除非排在前面的申请书出现了下面几种情况被拿下:

(1)个别创新点为重复,尤其是有些意见明确指出了可能与申请书创新点重复的文献。

(2)申请人在某些可疑的杂志上刊登论文,被网评意见指出。有些杂志审稿不严,甚至没有像样的审稿,专家没有时间去看申请人的论文的内容,只能由对杂志不严肃的怀疑而怀疑申请人。个别A 类项目也因为类似的原因不予资助。在此建议朋友们投稿时候尽量选择有共识的杂志,不要投机取巧,发表在一些看似容易,其实是毒药的杂志上。

(3)有些创新点被指出不可行,并给出明确意见。我们能够看到一些非常专业而具体的意见,有的明确指出了技术路线的不可行,只要出现这样的很硬的负面意见,该项目即便打分较高,也可能不予资助。

(4)争议比较大,多数网评意见给的负面意见非常具体而详细。有些网评意见尽管也给予资助,有了上会资格,但是给予资助的意见如果也有很多详细具体的负面意见,并且多数网评意见负面意见集中而具体,这样的项目也可能得不到资助。

(5)部分内容缺失,如技术路线、可行性分析等缺失情况严重。很多基金申请人的基础较好,课题也是比较热门的课题,但是申请书撰写不够严谨,缺少其中必要的部分,尤其是技术路线不详细,可行性论证不扎实,这些都算是申请书的硬伤。

4)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是基金委的面子工程,从过程、形式到结果都基本保证了公平。有些申请的朋友认为这里面比较黑暗,这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暗示。如果基金没有得到资助,总是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。当然,也有一些比较有新意的项目得不到资助,这也有可能,因为过于独特的思路,一般不大容易获得共识性的支持。而很差的项目也瞒不过4~5 位专家的眼睛。说得学术一点,基金委的项目评审过程就是个带通滤波器。处于中偏高的项目容易命中,两端都不大可能。

个人以为,有没有得到资助,最大的原因还是申请人本人,不管是自身的实力,申请书撰写的质量,这些才是是否能够得到资助的本质原因。其他因素作为自我安慰可以讨论,但是于事无补。与其抱怨网络评审专家的质量,不如思考自己的申请书和科研该如何提高更有效果。

(责任编辑 李娜)

相关专题:基金申请
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,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技导报科学网博客。
链接地址: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336909-1049438.html



<已有 次阅读>


由于本文作者水平有限,文中如有错误之处,欢迎大家批评指正!

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任何其它立场,欢迎交流合作!

② 转载与分享请注明:本文源于 http://meiweiping.cn

^_^ 本文字数统计:6k 字